慈雲普救——懷緬慈雲山的歷史發展 (轉載)

轉載自:https://issuu.com/kowloonpost/docs/kowloonpostwest20201125/10?ff

由「慈雲山觀音廟」說起 

要說慈雲山的歷史發展,不得不提山上的觀音廟。據慈雲山觀音廟於1966年豎立的廟誌載:「慈雲山下驛道,自昔為商旅必經之所。其中虔誠者,遂於咸豐三年 (1852) 醵資建廟,奉祀觀音。」可知觀音廟在十九世紀中已建成,而慈雲山下的通道是舊日商旅必經之路。現在流傳的說法是,「慈雲山」便是因觀世音菩薩的「慈雲普救」而得名。 

曾有學者根據往昔慈雲山下的「種福橋」石碑 (1871年豎立),及旁邊的「慈雲山由此直進」鐵碑,由此認為「慈雲山」之名於1871年已存在。不過,黃佩佳先生的《新界風土名勝大觀》記載,石碑及鐵碑相隔數十步,完全不相干,故此說難以成立。另一方面,黃佩佳先生於1930年在《華僑日報》的「本地風光」專欄已多次提及「慈雲山」,隨後香港報章亦常提及「慈雲山」,故可推斷「慈雲山」三字是從三十年代始普及的。另外,從1936年英國戰爭部 (War Office) 出版的地圖可見,慈雲山昔日亦可稱為「廟山」 (Temple Hill)。 

現時黃大仙祠盂香亭,有兩副1933年的楹聯:「入座有如沾化雨,依山還是載慈雲」及「方便門開施法雨,如來座近接慈雲」,分別是吳道鎔太史和岑光樾太史撰寫,均刻意用了「慈雲」二字入聯,蓋當時黃大仙祠就在慈雲山下附近。且看《華僑日報》於1958年7月13日如何指引遊人上慈雲山觀音廟:「遊人可從黃大仙大街進入,朝著東邊走,過了竹園洞之後,左邊有一條小路,可直上慈雲山。」以前要登上慈雲山,多是從黃大仙起步的。 

人口遷移計劃及重建 

另一方面,慈雲山山腰一帶原稱「狗虱嶺」(或稱狗虱塱),因當地草叢的草虱甚多,常滋擾路過行人而得名。1933年,港英政府宣佈清拆九龍城寨,居民獲賠償建屋費,並指定九龍城外的狗虱嶺地段為拆遷居民建築房屋之處,但計劃最後因居民大力反對而不了了之。事後大家認為「狗虱嶺」一名不雅,建議更改地名,戰後已統一用「慈雲山」名字。 

此外,早年慈雲山山腰有不少石屋,1956年便曾發生火警傷亡,死傷三人是義結金蘭姊妹,平日以做洋燭為生,也飼養豬隻。1957年慈雲山曾出現「猛獸」,據說是由沙田白田村出現後竄至慈雲山,於是沙田鄉民組成狩獵隊與警方進入山林搜索,終無發現。由是可知,五十年代雖說已有人聚居慈雲山,但還是山林之處。 

到了六十年代初期,港英政府在慈雲山山腰興建六十三座的徙置大廈,名為「慈雲山邨」,以安置大量無家可歸的難民。在當年來說,「慈雲山邨」是全港樓宇數目最多的屋邨,人口高峰時超過十萬,人煙稠密。不過,邨內欠缺各種社區與文娛康樂設施,造成不少社會及治安問題,六十年代便出現不少童黨組織。後來,政府再於1980年將慈雲山邨分拆成慈安邨、慈樂邨、慈愛邨、慈正邨及慈民邨五個屋邨,方便管理。 

1989年開始,房屋委員會以八年時間逐步將慈雲山邨所有樓宇拆卸,並演變成今日的慈樂邨、慈正邨、慈民邨、慈康邨。舊日的慈安邨及慈愛邨在重建後,成為今日居屋的慈安苑及慈愛苑。 

集體回憶——慈雲山邨 

慈雲山邨現在已消失,昔日六十三座徙置大廈的兒童,今日已成是中年成人。現時在集體回憶的潮流下,不少人都懷緬昔日的童年生活。其中在四十三座居住的John,曾在「救世軍光慈小學」及「聖鮑思高小學」讀書,長大後對慈雲山邨仍念念不忘,於2006年在網上開啟了網頁「集體回憶——慈雲山」,分成圍爐、圖片、影片、學校、飲食、遊樂場、回憶等不同類別,吸引了眾多舊街坊及歷史愛好者瀏覽及留言。 

筆者訪問了網主,他表示自己整個的童年歲月都在慈雲山邨度過,可惜攝影在當年還是很昂貴的玩意,那時候歷史保育亦不強,所以重建前沒有作任何文字或影像記錄,長大後想懷勉過去亦只能靠腦內的記憶。隨著二千年後互聯網的興起,他開始在網上收集一些昔日慈雲山的資料並整合分享,期望這些有價值的資料未有隨時間流失。究竟慈雲山邨有甚麼值得回憶?網主表示:「屋村小食、斜路賣公仔書、士多打機、乒乓檯、爬滑斜坡通山跑等,都是令人懷念的。」 

網主感慨說:「慈雲山是我長大的地方,滿載著童年的回憶。慶幸成立網頁後,經常收到網友分享。最記得其中有一輯相片,正是在我家附近拍攝。遊樂場的鞦韆滑梯、聚集飛仔的士多、充滿新奇玩具的文具店、便宜又好味的小食檔,竟然再次出現在眼前。已漸漸消失的人和事再一次在腦海湧現。」 

如果大家有興趣瞭解更多慈雲山的歷史及回憶,可瀏覽:https://www.tszwanshan.com/
 

1962年開發中的慈雲山新區 (圖片取自鄭寶鴻《九龍街道百年》)

慈雲山邨及聖文德學校 (網上圖片)

「集體回憶——慈雲山」網頁


慈雲山邨一角 (黃建明先生提供)


作者簡介:樊惟證,香港道教聯合會道教青年團宣道主任,現為香港珠海學院中國歷史研究所博士生,逢星期四在《明報》「心靈導航」版撰寫「津津樂道」專欄。著作有《生活道教智慧》等。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