簡史
1961年,考古學家於慈雲山腳發現了一條古驛道及關卡的遺址。由於九龍城於宋朝時為產鹽之地,除了供本地居民食用外,還遠銷內地。故相信這條譯道為自宋以來運鹽進入內陸的其中一條通道。該驛道估計闊十呎,由鑽石山腳附近一直延伸至慈雲山頂,長約里許,再經瀝源 (沙田) 而進入內陸。該驛道除了是一條運鹽的通道外,更是昔日商旅往返必經的大道。
清朝中葉,鹽商仍沿用此驛道,且常於慈雲山腳逗留數日始繼續行程。慈雲山觀音廟便是由其中的虔誠者於咸豐三年 (1853年) 集資建成,奉祀觀音,祈求旅程得所拱照。該廟規模不大,惟風水殊佳,雄踞山腰,背山面海。據說位枕龍脈,地勢似「蝙蝠攜籃」。
戰後該廟殘破不堪,1975年華人廟宇委員會轉交東華三院管理,經修葺後,始得今貌。及後更加建三寶佛堂、膳堂、亭台。廟內外有龍床、姻緣石及照寶石等神跡。每年度之「觀音開庫」寶誕,吸引大批善信前往參拜。
觀音借庫在香港可說是由來已久,在1956年正月廿七日的《星島日報》中,記者對當時慈雲山觀音廟的「觀音借庫」已有頗為生動的敘述:
「昨為世俗所謂觀音開庫日子,上環太平山街之觀音廟,保良局新街之水月宮,九龍黃大仙側之慈雲山觀音古廟等,昨由晨至暮前往膜拜之男男女女,均人山人海,一般婦女多於是日□拜觀音「借庫」,不外求財求子,返家時多攜有生菜,生薑,茨菇等物,並手持風車,取其運程有如風車之轉,太平山街與保良局新街固然擠塞,過一渡海轉兩次車才能到達之九龍慈雲山,同樣擠塞,上山下山輪車之婦女,狀若長龍,其熱鬧已可想見。同時,該山之麓有屹立嶙峋之巨石累累,名之曰姻緣石,照寶石,一般婦女攀登峭壁俯伏石面。」
從上述的報道,可見在1956年,在九龍慈雲山的觀音誕中,善信主要有以下幾項主要活動:(1)向觀音借庫;(2)返家時攜有生菜、生薑、茨菇和風車等象徵好意頭的物品;(3)婦女攀伏姻緣石。
從1936年英國戰爭部 (War Office) 出版的地圖可見,慈雲山昔日稱為廟山 (Temple Hill)。吳灞陵指出:此山後來稱為慈雲山,因山上有一觀音廟之故。
註:
(1) 早期慈雲山開發時,發現石碑一塊,上誌古驛道,那裡亦發現一些文物,只可惜後來政府未有好好將這塊石碑處理,不然從石碑可發現更多有關古驛道的事蹟。
(2) 1990年,廟宇重修,並改稱水月宮。
1961年,考古學家於慈雲山腳發現了一條古驛道及關卡的遺址。由於九龍城於宋朝時為產鹽之地,除了供本地居民食用外,還遠銷內地。故相信這條譯道為自宋以來運鹽進入內陸的其中一條通道。該驛道估計闊十呎,由鑽石山腳附近一直延伸至慈雲山頂,長約里許,再經瀝源 (沙田) 而進入內陸。該驛道除了是一條運鹽的通道外,更是昔日商旅往返必經的大道。
清朝中葉,鹽商仍沿用此驛道,且常於慈雲山腳逗留數日始繼續行程。慈雲山觀音廟便是由其中的虔誠者於咸豐三年 (1853年) 集資建成,奉祀觀音,祈求旅程得所拱照。該廟規模不大,惟風水殊佳,雄踞山腰,背山面海。據說位枕龍脈,地勢似「蝙蝠攜籃」。
戰後該廟殘破不堪,1975年華人廟宇委員會轉交東華三院管理,經修葺後,始得今貌。及後更加建三寶佛堂、膳堂、亭台。廟內外有龍床、姻緣石及照寶石等神跡。每年度之「觀音開庫」寶誕,吸引大批善信前往參拜。
(張瑞威提供圖片,2000年攝) |
(張瑞威提供圖片,2000年攝) |
(張瑞威提供圖片,2000年攝) |
從1936年英國戰爭部 (War Office) 出版的地圖可見,慈雲山昔日稱為廟山 (Temple Hill)。吳灞陵指出:此山後來稱為慈雲山,因山上有一觀音廟之故。
註:
(1) 早期慈雲山開發時,發現石碑一塊,上誌古驛道,那裡亦發現一些文物,只可惜後來政府未有好好將這塊石碑處理,不然從石碑可發現更多有關古驛道的事蹟。
(2) 1990年,廟宇重修,並改稱水月宮。
點解冇提當年52座山邊嘅福德古廟嘅?而家都仲响度嗰喎!兒時我成日响嗰度山邊水坑玩架,有條地下大水坑我仲成日同D朋友仔落去探險,可通去51座山邊水坑出口,諗起都攪笑!!
回覆刪除小時候常爬上43座後方山坡玩,該處也有疑似城牆遺跡,不知道有沒有被考究過。
回覆刪除